很多时候,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孩子的人生。 ——鹿妈 “妈妈,你为什么要去上班?在家陪我好不?” 当孩子问你这个问题,你该怎么回答? 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视频: 一个孩子问:“妈妈,你为什么要去上班啊?” 妈妈回答: “妈妈要赚钱才能给你买吃的买玩的,供你读书啊。” 孩子默默地低下了头:原来我让妈妈那么累。 另一个孩子问:“妈妈,你为什么要去上班呢?” 这位妈妈回答: “因为妈妈要学习新的知识、结交新的朋友、不被社会淘汰呀,就像你是学生,就要好好学习,要和朋友好好相处一样。” 两种不同的回答,背后体现的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。 诚然,对于很多父母来说,拿起工作无法陪你,放下工作无法养你; 但是,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,父母的回答,却如金科玉律般,影响孩子对于职业、乃至人生最初的看法。 美国著名青少年学家阿黛尔 · 法伯曾说: “不要低估了你的话对一个孩子一生的影响力。 ” 当孩子问“你为什么要上班”这个问题,体现的正是孩子对外界的思考,这个时候,父母的回答非常重要。 你的回答,决定了孩子日后的格局。 不同的回答 孩子看到的是不一样的世界 也许,刚开始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,很多父母会觉得好笑。 甚至,有些父母在听到这个问题后,会觉得孩子是在无理取闹,进而开始吼孩子: “我不上班,钱从哪里来,你的零食玩具从天上掉下来啊!” “我不上班,你吃什么?喝什么?你读的书、穿的衣服、住的房子、玩的玩具,都是花钱买的!我不上班,哪来的钱养你?” 不可否认,所有的父母,都想孩子能够理解自己,能懂得赚钱不易、生活不易,出发点是好的。 但仔细想想,你的回答,孩子听了会是什么感受? 孩子会直观地认为:“上班就是为了赚钱!赚钱就是为了吃喝!” 甚至,在情感上受到震动的孩子,还会觉得爸妈之所以要上班,都是自己拖累的。 如此,孩子以后再也不敢奢求父母的陪伴。 一个5岁的小女孩,哭着喊着不让爸妈去上班。 妈妈劝她说:妈妈要去赚钱,不然哪来的钱给你买糖? 女孩听到后,哭得更厉害了,她把手里的糖扔了,哭着说:我以后再也不吃糖了。 这样的场景,让人心酸。 在孩子的心中,这个问题,是孩子渴望拥有更多陪伴。 如果爸妈不着家,不陪自己,孩子内心就缺乏安全感。 其实,你完全可以告诉孩子: “爸妈喜欢工作,工作能学到新奇的知识,给其他人带来快乐。” “爸妈上班不能陪你,但会一直想着你。” 这样的回答,虽然不能满足孩子陪伴的愿望,但会给孩子极大的安全感。 并且,父母还可以传递给孩子积极的信号: 既然工作这么快乐,孩子也会对未来的职业、对生活充满期待,并尽全力做好自己的事情。 如此,孩子在学习上,也会更加积极上进。 一位父亲在写给女儿的信中,曾这样说道:我从不跟你说我上班是为了赚钱,因为我害怕你会觉得钱比你重要。 金钱,很重要; 但帮助孩子提升思维,扩展观念,更重要。 面对孩子的问题,父母的不同回答,足以决定孩子不同的思维高度。 让孩子知道 爸妈即使工作,也依然爱你 在《少年说》中,一个女孩,在天台上对妈妈喊话: 妈妈,你是不是没那么爱我了? 为什么你可以跟陌生人讲那么多话,却不能跟我说说话? 有一次我给你打电话,你电话忙音,等我终于打通时,你用很冷漠的语气问我什么事? 你是不是没那么爱我了,如果是,你能不能再爱我一次... 女孩的哭诉,让在场的观众,无不感动落泪。 其实,父母起早贪黑,都是为了家庭能够过得更好,为了孩子能有更好的教育条件。 然而,有时候,父母的这种付出,却并不一定可以得到孩子的谅解。 因为,孩子看到的是:父母眼里只有工作,根本就不爱我。 在孩子眼里,父母是自己的全世界。 对于孩子渴求陪伴的眼神,父母需要做的,不是置之不理,更不是冷眼相对,而是应该温柔地对孩子说: “妈妈虽然工作很忙,但你永远都是妈妈最爱的宝贝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