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的语言,“预言”着孩子的未来。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背后,一定站着会好好说话的父母。 ——PKVPK 小王子里有一句话: “世界上最有征服力的武器就是语言。 一句话可以让一个人心情跌入谷底,一句话也可以让一个人重振力量。” 确实如此! 尤其是孩子,对父母的话深信不疑。 不会好好说话的父母,经常性打击、否定孩子,让孩子的内心越发脆弱。 会好好说话的父母,能够用爱去浇灌孩子的内心,让孩子变得自信,变得坚强。 一、父母的否定,让孩子越来越脆弱 隔壁又传来了打骂声! 孩子哭着说:“我知道错了,下次不会这样了......” 隔着墙,我都能感受到孩子的害怕和惊恐,低三下四地请求父母的原谅。 妈妈却依旧不依不饶:“我看你是猪脑子,死了算了,早知道当初就不该生你。” 妈妈的话字字扎心,很难想象这个晚上孩子怎么熬过。 这个孩子我在电梯里遇见过几次,每次都低着头不吭声,别人跟他打招呼,他也是畏畏缩缩不讲话。 有一次在小区里,其他孩子都在玩水枪,他一个人站在旁边看着,一个同龄的孩子拉他一起玩,他拒绝了:“我妈不让我玩。” 很多时候,父母没有意识到,自己随口说出的话,像一把锋利的刀子刺伤了孩子的内心,这个伤口不知道用多少年,才能愈合。 心理学家•福沃德博士在《中毒的父母》中提出: 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,他们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,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来源于成人的评价。 很多孩子,在父母的否定中变得自卑、胆小、脆弱。 有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对1000多名普通未成年人进行了调查分析,在家里被“经常打骂”的孩子不良性格最为明显。 父母轻飘飘的一句话,却能摧毁孩子的一生。 二、父母的肯定,让孩子变得更坚强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·戈登曾说: 当一个人感到自己真正被另一个人接受时,他就会从此起步,开始思考自己希望做出什么改变,希望如何成长,怎样才能变得不同,如何才能发挥更大的潜能。 父母的肯定和欣赏,会给孩子勇气和自信,让他有底气去探索这个世界。 在电影《银河补习班》中,邓超饰演的父亲用自己的鼓励和肯定让儿子马飞赢得了自己的未来。 孩子的妈妈嘲笑他笨,别人看不起他们父子俩,邓超却始终肯定着孩子: “你就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,只要你想做,你能做成这个地球上的任何事。” 结果马飞真的实现了自己的梦想,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。 父母的肯定,是照进孩子生命里的一束光,让他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,也能大胆前行,从而成为更加坚强的人。 天后王菲的女儿李嫣因为先天兔唇经常成为舆论的焦点。 可是,我们在李嫣身上却看不到一点儿自卑,反而被她身上强大的气场和自信的笑容圈粉。 因为她的父亲李亚鹏告诉他:“上帝给了你伤痕,我要让这伤痕成为你的荣耀。”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过: “当孩子的生命力被看见的时候,他就会变成好的,比如热情和爱;当孩子的生命力不被看见,就变成黑色的,比如愤怒、攻击,是破坏性的。” 得到父母肯定的孩子,会浑身散发光芒,越来越自信。 三、学会这三句话,让孩子内心变强大 1. 孩子,我相信你! 看完一个四分钟的家庭教育短片后,我泪流满面。 爸爸带着儿子从学校回来,满口抱怨:“你真让我失望。” 妈妈询问之下,知道了儿子遥遥在学校里不肯把自己的蜡笔借给小朋友,还和小朋友吵起来了。 妈妈轻轻坐到儿子的身边,让遥遥抚摸自己的肚子:“感受到了吗?宝宝在和你打招呼,多了个宝宝,但是爸爸妈妈还是一样爱你。而且你是大哥哥,你一定可以成为他的好榜样,守护他。” 遥遥看着妈妈,好像听懂了。 上学路上遇到认识的爷爷,邀请遥遥吃糖,遥遥抓了一把藏在自己的身后;奶奶送来新玩具,遥遥把两个玩具都拿走了;遥遥把家里的照片都摔碎了,爸爸忍无可忍。 爸爸指责妈妈:“遥遥被你惯坏了。” 妈妈说:“我们要给他时间,他会懂的。” 遥遥不见了! 正当大家在着急找遥遥的时候,遥遥满身泥巴地开着门走了进来。 他从床底下拖出来一个大箱子,里面装满了东西:一家人的画、爷爷给的糖果、奶奶给的玩具、爸爸妈妈的照片、抓来的昆虫...... 遥遥对妈妈说:“妈妈说,大哥哥要守护小宝宝,那我只想把最好的东西交给他。” 从短片的开头到结尾,妈妈始终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告诉孩子:“妈妈是相信你的。” 多给孩子一点信任,多给孩子成长的时间,孩子慢慢会长大。 正如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:“当孩子感到被爱、被信任、奇迹不久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。” 2. 孩子,你能帮帮我吗? 只有懂得“示弱”的妈妈,才能培养出内心强大的孩子。 在《妈妈是超人》节目刚开播的时候,霍思燕带着儿子嗯哼从车里下来,就让嗯哼帮着拿行李箱。 走了一段路,嗯哼对霍思燕说:“妈妈,你来拎一会吧。” 霍思燕不断鼓励嗯哼:“你可以的,自己拎过来。” 又过了一会,嗯哼说:“妈妈,你拎一会,我拎一会,好吗?” 霍思燕回答:“我这么大一个包,你要不要帮妈妈拎会。” 整个过程,我们看到了霍思燕不断向嗯哼示弱,自己需要帮助,嗯哼就主动帮助妈妈推起了箱子。 正如李玫瑾教授说: “父母可以向孩子袒露自己的短处。 比如,我身体也不好了,体力也不支了,工作的压力也很大。我自己都挠头,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管你了,我觉得你应该能自己管好自己。” 学会示弱,是一种高级的育儿方式。 3. 孩子,你做得比我好! 父母的鼓励可以灌溉孩子的内心,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,有了阳光心态,就养成孩子坚强的内心。 闺蜜跟我分享了她和女儿的故事: 有一次,闺蜜正在洗衣服。6岁的女儿跑过来,央求着也要参与进来,闺蜜同意了。 她让女儿洗自己的小内裤,并教了女儿正确的方法:“宝贝,妈妈觉得你很棒哦,能够参与到劳动中来。从明天开始,你自己的内裤就自己洗啦。” 闺蜜的女儿满心欢喜地接受了这个“任务”。 第二天吃完早饭,闺蜜看到女儿自己动手去洗内裤了。自己在盆里倒好水,准备好小肥皂,坐在小板凳上有模有样地洗好了内裤。 一会儿,小家伙就哭起来:“我不洗了,我洗得一点都不干净。” 闺蜜走过去,摸摸女儿的头说:“宝贝,妈妈觉得你比我做得还要棒哦。因为,你在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,这就是很棒的开始。” 因为闺蜜的鼓励和表扬,她的女儿坚持每天洗自己的内裤。 当孩子感觉到沮丧的时候,我们要学会安慰和鼓励; 当孩子尝试做事的时候,我们要鼓励和赞美; 当孩子感受到挫折的时候,我们要鼓励和引导。 只有这样,孩子才不会不被一点小事而打败,不为一点烦恼而伤心,不因一点挫折而放弃。 从现在起,让我们常把这三句话挂在嘴边,帮助孩子成为内心强大的人! |